今天的天主教修道院内的生活与运作方式不但与两千年前在加里肋亚湖边的那所十三人小修院大相径庭,而且与第三世纪末出现在埃及和叙利亚一带的旷野中的隐居士们(如圣安多尼)、中古世纪时出现在欧洲各地的隐修院(如本笃会
第二个千年中叶(1582),利玛窦神父从欧洲来中国也需要数年时间的水陆跋涉。就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多数人乘坐轮船来中国,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如今,乘坐飞机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自身建设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属于某种政教合一的类型,政治要求与宗教要求趋于一致,因此福传在那时是一件十分次要的事情。
这为主的每位门徒的生命之旅都是最重要的时刻,在其中基督爱的牺牲临在;这也是与复活之主相遇的日子,聆听他的言语,以他的体血滋养我们。圣咏说: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们应该为此鼓舞喜欢!
欧洲的中世纪以庄园经济为中心,基本上无所谓城乡之别。真正的城市起于13-14世纪。近代资本主义创造了一批批的新型城市,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可是,一发现欧洲具有的文明虽与中国的不同,然程度相等,这就开始不安了。[13]因此,从杨光先等人的这些言论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化心态上过于狭小,缺乏一种宽容、大度文化的心态。
他们以原始的部落社会为例:这些部落的伦理和精神面貌显示他们文化的低落,他们朝着代表文化顶峰的欧洲(基督宗教)文化而行进。(2)狭义的文化可视作实际的艺术和心智创作的整体。
引导语 人生如水,去日苦多,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人人都有所求。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即得满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深感幸福;有的人求无上智慧,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甚为欢喜。
之后专家指出,这位空军飞行员,穿梭到了异度空间,居然看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当时正在发生历史上著名的“黑死病”的疫灾。这是多么的惊心动魄的怪异!
记得十多年前,笔者曾应邀对地方教会的教区划分问题,从个案着手进行研究,并应邀于2006年9月7日在意大利米兰Triuggio举办的“第七届欧洲天主教中国研讨会”(The7thEuropeanCatholicChinaColloqu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