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会宗旨是为当代的妇女、儿童服务,是中国最早的教区性修会,也是中国第一个国籍修女会。如今修女们分别服务于堂区、养老院、诊所、相伯学校等机构并协助教区有关部门的工作。
在1937年至1940年,饶神父和难民营的中国同胞共同生活963天,在难民区共拯救了35万的中国人,其中包括8万多名的中国儿童。
若以基督的榜样,祂「原有富有的…却成了贫困的」(格后八9)而度贫穷的生活,则贫穷变成了在表达圣三之间相互彻底的自我给与。这个给与倾流到受造物身上,并在圣言降世及其救援性的死亡中全然揭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在关爱麻风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失学儿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报道和研究见诸媒体。但关爱跨地区婚姻中的外来媳妇,由于问题复杂,牵涉面广,调查难度大,鲜有学者研究。
他说:总教区是整个棉兰老地区所有问题的缩影,它的贫穷、冲突和落后,而且你会发现,总教区内47%人口是伊斯兰教徒,48%是天主教徒,所以几乎各占一半。 当地教会对缓解紧张局势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说,要与教会一起面对生命、家庭、对抗各种贫穷、宗教自由及教育这些重大的问题。更需要治愈一种全球化思维所造成的创伤,这思维将消费置于中心、忘却天主和生命的基本价值。
在黎巴嫩期间,弗拉维雅诺以玛尔丁教区修生的身份,加入圣埃弗雷姆修会,誓发贫穷、贞洁和服从三愿,指定他三分之一的财产捐给修会。
年轻人的父亲来到非洲为儿子办丧事,按照儿子生前信中的要求:一定要原谅杀害他的人,要求父亲心中不要有仇恨外,还要求父亲为这个小镇建造一套灌溉系统,发展农业,改变小镇的贫穷,从而减少犯罪的诱因。
教宗本笃十六世继续说:「教会,特别是圣座,是那些手无寸铁、贫穷、疾病、老人和少数族群或只是尚未出生者的强烈呼声。教会总是努力推动自然正义,这是它的权利和义务。」
他又说,教育不单祇学习知识,还要学习道德,并可以使人脱贫,「这不祇是金钱上的贫穷,甚至是人生中,教育能丰富人的生命」。 六十三岁的甘神父出生于意大利,廿六岁从米兰来香港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