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放了自我,远离撒旦。圣史用大量的事例来着重强调驱魔。耶稣和他的对头们说:”如果我依仗天主的神驱魔,那么,天主的国已经来到你们中间了”(玛12:28)。依靠对天国的渴望,耶稣驱逐魔鬼。
他的自我对任何人没有一点空间,对天主也没有。在教会内我们多少次用这种方式来做事呢?多少次我们担心的一切只是我们的地位和志向,我们的话语,我们的判断,对我们只有功劳的信念?
只有当一个人拒绝天主的爱而选择逃离或者自我封闭时,这个人才会经验不到天主的爱。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主依然怀着大爱等待期盼人的回归。
这份爱呼吁我们走出自我,将温暖带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缝隙。它不仅是祈祷中的慰藉,同时也催促我们以行动做出回应:关怀弱势、修复关系、重建尊严。基督的心是一团炽热的爱火,等待点燃我们的生命。
二、破除施与的迷思:超越功利与形式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陷入施与的迷思:要么将施与视为换取回报的交易,要么将其当作彰显自我的表演。
母亲只对儿子郑重地嘱托一句:“你要作神父,就一定作个好神父,不然就回来,家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这句话,王飞神父铭刻心中,牢记不忘,在以后的修道生活中时常在耳畔回响。
在祈祷时,掏空自己、胸膛敞开、赤身露体悬在十字架上垂死耶稣的形象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同时也有声音说:掏空自己,就能登上加尔瓦略山顶,和掏空自己的耶稣接近,并且和他共融结合为一。
这扇门可以说向更多的候选人敞开。本生继续说。
在父亲的影响和自己的不断祈祷下,圣召的大门终于向她敞开。
礼仪宪章(102)说:「教会如此(藉礼仪年)纪念救赎真迹,给信友敞开主的德能与功劳的财富,并且以某种方式使奥迹时常活现临在,使信友亲身接触,并充满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