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梅布尔·萨菲尔德(Mabel,néeSuffield,1870-1904)长生于新教浸信会的家庭,但她在1900年皈依了罗马天主教,一直教导两名儿子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友,但最后因患急性糖尿病离世,
读经员亦可代为诵念信友祷词的意向,并指挥信友的歌唱与参与;并且教导信友相称地领受圣事等。而辅祭员的任命是为帮助执事并为司铎服务,其职责是为祭台服务。在特殊情形下,他能以特殊职员的身份送圣体等。
坎塔拉梅萨枢机提到若望保禄二世在《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中的教导,指出基督徒必须不断发现并永远保持感恩圣事的“奇异感”(6号)。
后来,他们的教导被具体化,成为许多基督徒——尤其是东正教基督徒——使用的“心祷”(或“耶稣之名的祷告”)。整体来说,呼吸也表达了基督徒生活的动态。
面对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抽象唯心主义的困惑,教宗邀请我们重返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的教导。礼仪仪式之争的背后,存在著教会观念的不同。
教宗最后总结道:“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教导,是耶稣圣婴透过圣方济各・撒肋爵的智慧告诉我们的,即无欲无求,无所拒绝,接受天主送给我们的一切。但要当心!
如今,袁神父走了,大家如同失去了一位良师挚友,难舍之情确实是不可大避免的,可我们还要知道,神父虽然走了,耶稣还在;神父的身体走了,他的精神还在,他的教导还在,继续我们的信仰生活、更努力做好我们的福传工作
不论相反天主的舆论、潮流看起来多么「势不可挡」,教宗在信仰真理和道德方面的教导是不会迎合这潮流,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妥协的。他首要服从的是天主而不是人。
教宗聆听他们的心声,也回答他们提出的有关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方向、基督信仰所教导的宽恕和怀抱希望等各种问题。其中穿插着青年的祈祷、见证和他们的音乐、歌唱及舞蹈。
面对亚略异端人士,依拉略坚持圣父和圣子这两个名字的真理,同时以圣洗圣事的经文形式,也就是主耶稣所教导的‘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来发展他的天主圣三的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