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信仰通讯社)—疫情暂时封住了中国教友们进堂的脚步,但却封不住四旬期为苦难者奉献的拳拳爱心,为所有有需要的人——无论天主教徒与否、无论海内外——慷慨解囊。
移民的苦难呼唤我们加倍努力,建设一个“人人享有和平及尊严的世界”。然而,“要使这种奇妙的和谐盛行于世,人们就必须接受基督的救恩,接受爱的福音,这样才能消除现世的不平等和歧视”。
祷词(可诵念当日当晨祷或晚祷的祷词)领:主、基督,祢是至高天主之子,却甘愿屈尊就卑,下降人间,解救人类的苦难。众:主、基督,请快来,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平安。
祷词(也可诵念当日晨祷或晚祷的祷词)领:主、基督,祢是至高天主之子,却甘愿屈尊就卑,下降人间,解救人类的苦难。众:主、基督,请快来,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平安。
10月20日下午举行了第15场大会,“来自战争或苦难地区,如中东、乌克兰、亚马逊的一些见证非常有力、感人、深刻”。21日上午,35个小组向教会会议秘书处递交了关于《工作文件》B3部分的报告。
其实,基督宗教的救苦救难精神和实践,由来已久,在今天,几乎可以说,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基督徒在救苦救难。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住在一个天主教友的家中,有一年的圣周五,他在主教座堂中聆听了基督的苦难奥秘,就这样,他信了基督,于14岁领洗入教。他的母亲被放逐死在集中营里,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悲剧。
宗徒们在福音中曾描绘过主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面对麻木不仁的围观人群,面对侮辱、讥讽和苦难的时候。但他为了拯救人类(包括他的同胞和围观的人群)。他却说:“父啊,宽赦他们吧!
爱就是关怀、爱就是付出……其实爱也是一种责任,为被爱者承担责任(并非全部责任),尽力效劳服务,关怀护卫,分担忧苦,并想方设法使其免遭灾祸,免陷贫困痛苦;若被爱者陷入困境,也必会尽心竭力解救排除,使其脱离苦难
教宗谈到这七件武器说:1,在工作中总要重视善并要求善;2,相信单独一人永远不能完成真正的好事;3,信赖天主,并因天主的爱而永不害怕与恶搏斗,不论在世界上或是在自己内心中;4,常常默想耶稣生活中的事迹和他的话,尤其是他的苦难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