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命并不复杂、不用研究多年才会明白。它关乎天主所爱和恩待的众生,回看禧年免除债务的教导便可得知(肋25:10-11;依49:8)。这是免受被罪奴役的自由,让我们恢复蒙召时的身份——天主子民。
伦理议题因此,需要成立一些负责研究新兴伦理议题和保护使用者权利的机构。「我们有责任拓宽视野,把技术-科学研究导向对和平与公共利益的追求,为个人和团体的整体发展服务。」
著名的考古学家桑志华、德日进等神父曾在这里发现过珍贵的古人类化石,以及相当丰富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为“河套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像是跟踪利玛窦的脚印,苏神父担任起传承文化的使命,他不但支持来自中国的神父、修士和修女在马尼拉进修,完成宗教研究,同时筹资建立了北京中心。
首届河北女善会培训班全体人员合影No.4沧州教区李巧玲今年正月堂区成立了福传小组,福传小组成立后,我们常去服务老弱病残。
《通知》关系着这些民间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让我们看看研究公共政策的专家学者又是怎么看待此事的。
以下的短评,并非意在把通篇劝谕介绍给读者,而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其中提到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兴趣,而进一步研究《爱的喜乐》这篇劝谕。1.爱的美好教宗方济各认为在现今世界中,爱主要受到消费主义的威胁。
笔者是从事基督宗教来华史研究的学者,学科研究带来的敏感与兴趣,自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X州,特别是F县的基督徒——他们对拐卖妇女持何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也有一些朝圣活动,每周有小组式的圣经分享,不定期邀请神父、修女来做灵修指导。如有地方需要经济支持,成员们就会主动捐款。现已发展200人左右。今天他们来了20多人和18辆车。
苏育莹姊妹在与学员们分享台湾教会青年参与教会福传与社会服务经验和感受在小组分享中,邯郸教区孙化平神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吴伟立神父的讲授,并与当地教友团体的分享交流,让我们不仅了解了教会在台湾历史变迁及宗教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