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以及望教者)手拉手在高唱赞美天主的歌曲[page]上午10点半左右,弥撒结束,教友们在一片欢笑声中,迎接天主圣神的降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秧歌队成员高兴的与本堂神父合影留念。
很多参与弥撒的场景与细节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模糊,但弥撒中那些触动心弦、打动心扉、温暖心灵的画面却历历在目,清晰浮现:犹记得第一次进圣堂参与弥撒时,一位大姐热情地给我让出跪凳、并热心地帮我翻阅相关的弥撒经文、圣教歌曲
他能够也懂得什麽是目的明确的创作,这不是为天使或总领天使,而是为具体的会众、为非专业人士创作的歌曲,这些人唱歌是因为他们聚在一起要祈祷和歌颂!因此,旋律十分简单,但架构很好。
比如,在欧洲某地区有以下仪式:(1)在圣堂中合适的地方放置“将临花圈”,圈上点着四支蜡烛,圈中央置有遮以紫色布的圣婴像;(2)主礼穿紫色大圆衣,到祭台前,大家同唱“仰望救主歌”等将临期歌曲并念合适的祷词
张起操老师还邀请进德老年之家的修女、“信德”和利玛窦志愿者的几位职员与他们一起合唱了平安夜等几首歌曲,呈现了基督宗教一家人的和谐。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很快就能演奏教会各大瞻礼、节庆日所需要的礼仪歌曲和现代歌曲了,较好地接过了教会曲牌的接力棒,为此得到各地神长和广大教友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在场人士吟唱了几首歌曲,病人们献给教宗许多简短的字条和小礼物,包括一幅由重度残障女士画的教宗肖像和现场挂在教宗脖子上的花环。随后,教宗亲切地一一问候病人,抚摸、亲吻他们,并降福了他们。
主题曲由酷爱音乐的律师雅各布·布吕沙尔兹(JakubBlycharz)作曲,他也创作了很多礼仪歌曲。
旗帜、歌曲、微笑和街上的喧嚣指出了科伦坡发生的事。热情款待教宗方济各不仅是天主教徒和其他基督宗教信徒,也是整个斯里兰卡人民,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为老人送上礼物弥撒后,教友们以歌曲、舞蹈、游戏等多种形式为老人们献上了节日的祝福。之后,神父、修女、会长分别向老人们赠送了电热锅、老粗布床单、暖宝、大包卫生纸等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