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教会洒圣水的礼仪有何意义?”“水”有淹死、洗洁、解渴、滋润、滋养、灌溉、养生的作用。
,特别是在礼仪生活中如何去表达信仰,透过礼仪,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圣事。
如今新法也强调:“在弥撒中,全体信徒,或为圣职人员,或为平信徒,各按自己和所负不同礼仪的职务共同参与。”(899条2项)。这一观念的转变,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想象一下,三百年前一位天主教传教士,跋山涉水、历经艰险后到达中国,在举行圣礼时,他会如何选择礼仪音乐?
撒灰礼“撒灰礼”原是罪人赎罪的标记,而具体的悔罪行动要求禁食,故今日圣灰礼仪仍保持守斋的传统。因为主日是庆祝主复活的日子,因此传统上在主日不守斋。
但我还是迫切地呼吁教会的神长们,不要忽视教会礼仪中每个细节里所隐藏深刻的信理、伦理、灵修的意义!
5月12日-14日,太原教区特邀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主任罗国辉神父,在红沟堂区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礼仪培训。主教、神父及部分修女们参加了此次礼仪培训。
如今,教会将圣傅天娜修女蒙主恩召的日子,即10月5日定为自由纪念日,圣女的名字正式列入《罗马礼仪通用历》中。
耶路撒冷天主教会举行了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和死亡的礼仪。成千上万的信徒,从凌晨起不断进行游行。他们中有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基督教徒,绝大部分是从世界各地前来朝圣的人士。
按照《教宗殡葬礼仪规程》,罗马圣教会总司库法雷尔枢机于4月26日殡葬弥撒后,下午1点在罗马市中心圣母大殿主持了教宗方济各的安葬仪式。教宗礼仪处相关通知中指定的人员,以及已故教宗的亲属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