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篇幅浩瀚,内容丰富,充满灵性食粮,需要用心反复思考,细致研究每字每词。杨先生埋头苦干,但最终还是不能完全读毕此书。
耶稣说:“谁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他内便没有生命,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物,我的血时真实的饮料,谁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
像圣维雅内神父每天在告解亭长达14个小时,衣袋里放上几颗土豆,成了每日的食粮。做一个神父不容易,做一个专听告解的神父更不容易。
圣体圣事则使我们以耶稣的生命为食粮,它有如一种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神奇般地不断更新我们领受圣洗的恩宠。耶稣结束祂与法利塞人的交锋时,引用了欧瑟亚先知的话: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欧六6)。
消费主义诱使我们惯於每天有剩余的食粮而形成了浪费。面对这种行为,我们有时不再有能力树立超越纯经济尺度的价值观。教宗最後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唤醒世人的良知上担任重要角色。
我们是天主爱人的工具,天主爱那渴望食粮、自由、正义、和平,尤其是祂的恩宠的人类,这个爱从未缺少过。
至于服从,教宗鼓励众人效法耶稣,「以承行天父的旨意作为生命的食粮」(参阅:若四34)。一个人在耶稣内生根茁壮后,便会成熟结果,带给大地新的种子。
天主圣言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是养育我灵性生命的丰富食粮。常听从国外回来的人说,国外的教友家庭,在每日晚餐后,全家会聚在一起诵读圣经,那是一种多么虔诚、温馨、祥和的情景。
我们的母亲玛利亚,最神圣的受造物,只有天主比她更为神圣,但她只将耶稣基督带到世上来一次,司铎却能每天将耶稣带到世上,带到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里:使基督成为我们的食粮,给予我们生命以及来世的允诺。
在《福音》中,耶稣在增饼前先祝福了那5个饼,然后将它们变成众人的食粮(参:路九16)。教宗表示,我们在领洗那天、在每次弥撒的结束礼,以及每次听到一句良言时,我们都成了蒙受祝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