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的真实见证
2007-09-10

孤独,便是教导我长大的老师,一步步探向生命不可解的奥秘之处。犹如台风的中心眼,绝对的宁静、祥和而美丽。  那时候我仅有十二岁,小学还差半学期才毕业。

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6-11

的确,有时我们会感到生命我们活着没意义:我们感到自己无用、信心不足,就像那些在集市里等待被雇佣的工人。但时光流逝,生命匆匆而过,我们却未感觉被认可或欣赏。

西班牙:教宗本笃十六世访问圣何塞协会基金会
2011-08-23

教宗本笃十六世致辞时说:「当一个年轻生命的前景出现痛苦时,我们感到困惑,也许我们会问:当生命被病苦闯入时,生命能继续是伟大的吗?」答案是要在「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献出祂自己。」这个事实上找到。

基督信仰的死亡观(三)
2017-03-20

为信仰天主的人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因为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得永远的天乡。

教宗三钟经:承认耶稣是永生天主,此乃幸福生活的秘诀
2020-06-30

即使我们经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刻」寻求天主,但是「天主看得更远,并邀请我们走得更远,不只寻求祂的恩典,更要寻求祂;不只把问题,更要把生命托付给祂」。

精神的贫穷更可怕
2017-05-24

他们漠视生命,手段极其残忍凶狠,没有一点人性。他们专找农村家庭作案,认为弱势好对付。在法院审讯时,他们态度坦然,回答自如:杀人不害怕,像上网一样的感觉,成大事就是要心狠。谈到动机:有钱就是好汉。

善度“追思已亡”意义深远
2015-11-04

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从未发生过一起宗教战争,任何宗教在中华文明和为贵的思想背景下都可以彼此尊重,和谐共生,而和的基础是交谈。

善度“追思已亡”意义深远
2015-11-10

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从未发生过一起宗教战争,任何宗教在中华文明和为贵的思想背景下都可以彼此尊重,和谐共生,而和的基础是交谈。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2007-02-09

我们这里有一个教友妇女,她的丈夫不尊重她的人格,碰到不如意事便拿她当出气筒,轻则用恶毒粗鄙的话语辱骂,这样做了还不够时,便拳脚相加,更令人难堪的是已读初三的儿子竟效法其父,照样对母亲恶言污语相向,有时也会伸手掴其母亲的耳光

屡显奇迹,隐修典范:夏贝尔神父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2025-06-06

夏贝尔神父的出生地作为一名初学修士,他对长上绝对尊重顺从,做事非常勤奋。他每天要准备餐点、洗衣煮饭、做面包、修鞋子、自制家具,甚至到菜园里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