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拉辛格:“触物生情,美的默观“
2024-02-02

帕维尔·叶夫多莫夫(PavelEvdokimov)以丰富的方式揭示了圣像所建立的内在通路。圣像不是简单地复制感官对象,而以他所谓的“视觉刻苦”为前提。

一个世纪教育伟人的信念—追悼美国圣母大学老校长海斯堡神父
2015-04-02

每个发言人只有三分钟,又要纪念逝者的丰功伟绩,又要和观众呼应。

安重根义士在旅顺的最后日子
2015-09-18

弱国罪人强相,纵然易地亦藤侯。身在日本的梁启超,闻到噩耗,浑身热血沸腾,含泪写了一首长诗《秋风断藤曲》: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

大陆首位旧约圣经博士戎利纳修女
2013-08-08

在那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她和大家处得非常融洽,这一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切身体验到了教育就是一个挖掘美玉的过程。戎修女说:每个人都是一块美玉,可能会被一些杂物隐藏着,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活出自己本有的光辉。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出现这些衰的天人随即死去,他们死后又进入轮回下堕至人、阿修罗、畜生、饿鬼、乃至地狱。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6-21

三、与相偕苏百钧神父(大苏神父):遣使会会士,1909年生于黄花港,1937年晋铎,1942年病逝于小稻地,享年33岁。

教宗方济各2017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以非暴力作为缔造和平的政治风格
2017-01-01

世界上万物彼此都相关连的[xx]。分歧差异当然会造成摩擦。但让我们以建设性和非暴力的态度面对,这样,「在冲突、紧张、对立的生活环境中能达致多元并赋予生命的合一」,而保留了「对双方有用和有效的一切。」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教会的伦理原则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两相害取其轻。因此,在教宗方济各推崇的健康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中国天主教会应该选择的道路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7月29日纪念圣玛尔大、圣玛利亚及圣拉匝禄日课及感恩祭用经文
2021-07-27

凡与本法令抵触者,一概无效。发自「礼仪及圣事部」,2021年1月26日,圣弟茂德及圣弟铎主教纪念日。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08-06-10

上帝发现人类越来越败坏,而且无法自救,便派耶稣来到人间,同时也派了一些和耶相似的天使来到人间,这里面有一个就是德蕾莎修女,在她的身上我们看见了许多圣经上要求我们做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们要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