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15年8月26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家庭——祈祷
2015-08-28

此时,儿童的心已化为祈祷的场所。这是圣神的恩典。我们切莫忘记为我们每个人祈求这恩典!

印度修女德肋撒——爱的哲学(一)
2011-10-31

无助儿童尊称的妈妈修女遗爱人间,举世闻名,专门救助贫病垂死的当代伟大人物德肋撒修女,不幸于上星期五去世。我们用中文说她的名字德肋撒,使人感到生疏。

齐家之本
2018-10-22

家庭对于儿童应该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母亲的存在更应成为家庭中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儿童们都具有敏感而仁爱的天性。他们很容易快乐,也很容易满足。

法典中的教区及堂区结构
2019-05-21

整个教会在本质上是传教的(Mission),教会的基本特性是传教。基督的命令是“传福音于万民”(谷:十六,15),3此命令是给予整个教会及其所有子民的。

“试论宗教信仰的伦理价值”
2019-05-21

也就是说,作为有理性的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外,他还追寻着一种更高的价值意义,甚至神圣的东西,而宗教信仰正好满足了人的这方面的需求。信仰是人生的信念、支柱、目标、准则、意志和创造力。

特稿:来自天主圣三的启示
2020-06-07

因为父、子、圣神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永恒的爱,被爱,接受并回应爱的关系的存在。

教宗方济各世界穷人日文告
2017-09-25

如果我们真正地要与基督相遇,我们必须在穷人受苦的身上触摸祂,以对感恩祭所赐予的圣事共融做出回应。基督的圣体,在神圣的礼仪中被擘开;借着爱德和分享,在最弱小弟兄姊妹的面容和身上被找到。

世界穷人日——重温教宗方济各第一届世界穷人日文告
2017-11-18

如果我们真正地要与基督相遇,我们必须在穷人受苦的身上触摸祂,以对感恩祭所赐予的圣事共融做出回应。基督的圣体,在神圣的礼仪中被擘开;借着爱德和分享,在最弱小弟兄姊妹的面容和身上被找到。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2024年9月1日)
2024-08-27

这不仅是“我们相信”有某种我们理性无法明白的超越事物、一个奥秘——一个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不可见又不可名状的天主。相反地,如同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而是天主圣神居住在我们内。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6

5.对抗贫穷计划要注意的、而且与道德有内在关系的第三个领域,就是儿童的贫穷。当贫穷打击一个家庭时,最脆弱的受害者是儿童:今天,生活在绝对贫穷的人民中,几乎一半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