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上主善牧的形象启示给我们的意义:他不只是向导、领头羊,他会想到我们所有人,把我们认作他的毕生所爱。我们想想这点:我为基督是重要的,他想到我,我是无可替代的,我值得到他付出一生的无尽的代价。
然而,耶稣不是来消除苦难的,而是来将其转化的:“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十一25)。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会死,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活著,信靠基督和祂的话语。
这个动作就是我们意识到有任何的善好提供时,即使我们所有的相对于需要来说太少了,我们仍要说“是”。这必须强调,在弥撒中当司铎把饼酒奉献在祭台上时,人奉献的正是自己的生活。
将辅祭员们联合起来的唯一承诺,就是“成为和平的建设者”。在教会内的活跃临在德国主教团青年委员会主席维贝(JohannesWübbe)主教谈到将这些青少年联合起来的深刻信仰。
因此,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男女之间必须有完全的相互给予,共同努力,没有“折中的办法”——这就是爱——促成一种新生命的开始(参阅谷10:7,创2:24),目标持续到不是“当我想离开时”,而是一直相互接纳,一起生活
说得更通俗些,就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需要加强外在的经济建设,更需要提倡内在的道德文明。
人与和平:恩典与任务2.圣经说: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1,27)。
修女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喂养这些人,给他们做饭、洗衣、搞卫生、抱伤换药等,还有每天准时带他们祈祷,尽管他们没有几人领过洗。
从某方面来说,这次采访就是教宗以他的方法祝福中国。(——郗士)访谈正文郗士:您是如何看中国的?您年轻时,想像中国是怎样的?
在正义感的催动之下,我们失去了耐心,都希望武侠般的快意恩仇,要不就是愤青般的抱怨,或者就是气馁而消沉。虽然正邪不两立,但残酷的是在现实的世界里,正邪是同时存在的,从人类一开始,这种情况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