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离开罗彻斯特以来,他一直担任牛津培训、研究、倡导与对话中心(OXTRAD)主任,该中心的使命是帮助基督徒准备在教会面临压力和迫害危险的情况下做事。
近些年,教友们读圣经、行爱德、传福音,使新教友越来越多,“爱德中心”聚会接二连三,教友的信仰生活丰富多彩,堂口一天天壮大。
教宗抵达奥国后的第一项访问活动是到维也纳城中心很著名的石柱圣母像前祈祷,先问候维也纳市民。接着,教宗也到附近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奥国境内遭德国纳粹党屠杀的六万五千犹太人纪念碑前默哀致敬。
我们的请求是不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在若望福音第四章,耶稣遇见了一位撒玛黎雅妇人,跟她说他愿给予她一些“活水”。她回答说:“先生,请给我这水吧!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来这里汲水”(若4:15)。
为什么还以你为中心?为什么不以耶稣为中心?我们教会的陈规旧律、繁文缛节,使我们像虫蛹一样被茧衣裹住了,并且被裹得牢牢的,只好在茧内沉睡。
因为这张世界地图给他的中国朋友们带来了巨大冲击,强烈地挑战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圆地方”阴阳学说和传统的“夷夏”观念:四周之外均为不开化的蛮夷,中国理应位居“天下蛮夷”诸国的中心。
教会的普世性应该像哥特式教堂内的大型玫瑰花窗,基督居于中心,各个花瓣同等美丽,都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一种独特的文化及民族的象征,其光芒同样可以传到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化。
在静默祈祷中,耶稣让我们看到,我们是不是如同好工人那般工作,或者我们有点像雇员那样;我们是否做顺畅、慷慨的渠道,使祂的爱、祂的恩宠畅通无阻地穿过这渠道,还是将我们自己置于中心,与其做渠道,反而成为无助于与上主
深受人们爱戴的他把穷人放在他的生活和牧灵工作的中心。
报告的重点包括神学培育、团体生活、祈祷,以及以基督为中心的见证;报告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描绘了圣召减少等问题,整份报告着重于挑战而非争议点。教会共融报告中格外意义深远的一章是关于教会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