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特里萨修女再次来到大树下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用破布、木板等物搭起了一座帐篷,坐在里面的小孩也比昨天多得多了。巴布告诉她,“这个棚子是大家帮着盖的,我把朋友都找来上课了。”
在一次周六晚上的弥撒中,我发现10个人有8个人在下边昏昏欲睡,站在祭台上,看着呼呼大睡的几个教友,本性的我,想着急发火,但那天特别奇怪,在读福音的时候,我竟然打了个盹,一睁眼,哦!我读到哪里了?
我发现,他们只讲一本圣经,别无其他。我找到原来听我讲道的人说:你们为什么跑这边来?我们跟你奉教太费劲,一念经就是一小时,啥也听不懂。我们来到这里,他们祷告,又让我们学习圣经,我们听了很舒服,特高兴。
对基督信徒来说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粗茶淡饭让我们学会了克服自私自利以便在风险与爱的逻辑中生活;忍受物质上的短缺——不仅仅是多余的部分——让我们学会了不再把目光只盯住自我,从而发现我们身边的人
(《信德之门》第3号)正是基于上述危机感和使命感,教宗才决定召开信德年,以促进对主耶稣的彻底皈依,使人们重新发现信仰,好让教会的所有成员,在今日世界上,成为复活之主的可信而喜乐的证人,并有能力向那些寻找真理的人指出
早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后发现佛教兴盛,觉得以佛教的方式来使基督信仰的祈祷本地化,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结合着教理和祈祷经文来传递信仰,比如用信经、天主经和圣母经来解释信仰的内容。
那些相信抛弃一个受苦的人是不人道的人,会发现自己受到圣神的感动而行动起来,而不是保持冷漠和疏远。苦难改变了我们。苦难使我们回到本质上;它使生活中的优先事项井然有序,它使我们尊重每个男人和女人的尊严。
换言之,修道生活让他们发现自己,找回自己。献身生活的独身制度与当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之间的对立显然不是冲突的核心,发现存在的意义才是关键。我们在全国修院时,九三级不是有三位修士来自于一子单传的家庭吗?
今日亦然,为了再发现信仰的喜悦和传授信仰的热火,人们需要教会更令人相信地委身去传播福音。
据记载,当石棺被打开后,发现圣人则济利亚的肉身不但没有一点腐败的迹象,而且还保持1500年前被埋葬时的姿势。脖子上的伤口清晰可见,就连她的衣服也没有腐坏,还留有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