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道:「我非常渴望度这种生活…就是当我走在纳匝肋的小巷里,所依稀看到并臆测着我们的主、这贫穷的工人,拖着衪的脚步,消失在凌辱和晦暗处。」这条路的草图已规划了,然而它是如此漫长而曲折的。
我去医院为病人施行傅油圣事时,经常看到怀抱孩子的父母,满脸焦急与不安,双眼对医生充满了哀求的神情。
我的母亲李爱清今年78岁,她是内黄县梁庄镇天主教会会长,一位热心教友。母亲是幸运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祖父竟做出了一个超人的决定--让母亲到外边去上学。
让我们在心中及每日生活中给上主腾出空间,玛利亚和若瑟也是这样做的,但这并不容易:他们要克服多少困难啊!那不是一个虚假的家庭,不是一个不实际的家庭。纳匝肋圣家令我们重新发现家庭,每个家庭的圣召和使命。
其实,我们所称的‘对天主的渴望’并没有消失殆尽,它仍以多种方式在人心中萦绕。 教宗举出更直接的实例来说明人渴望天主的动力。他说,一个人恋爱时会做些什么?
教会有责任认出每个人心中对天主的渴望并使之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教会的服务。教宗说:如同贤士们那样,今天也有许多人‘心绪不安’。他们不断地询问,却找不到肯定的答案。
教会当天纪念耶稣圣婴圣女德肋撒,教宗引述她的事迹指出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天主在心中的临在是我们安慰的泉源;为了获得这安慰,我们应该做幼小、谦卑和信赖天父的人。
他要求我们将这一教导珍藏在心中,并关注这些女性的勇气。她们虽然为耶稣的死而痛苦,但“与其他人不同”,没有被“悲伤和恐惧”所困扰。
〔……〕我把我的食物分送给饥饿的人,把我的衣服施舍给裸体的人;我若看见同族的尸体,被抛在尼尼微城墙外,我便一一埋葬。」(多一3、17)因他作了这爱德的见证,君王没收了他的一切财富,使他一贫如洗。
阿兰接着说:我开始寻找妓女,和她们演示我异想天开的动作。这使我花掉了很多钱,给我的生活许多方面带来危机。我终于被捕了,这是我生命的一个转折点。我的名字登上了当地的报纸,毁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