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时有两个情节印象尤为深刻,一是我进堂后,有教友热情地给我让座,给我拿来弥撒经文和圣教歌曲;二是在亲苦像的时候,教友们都恭恭敬敬地跪拜排队、跪地前行,我当时真是情不自禁潸然落泪,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动
每年九月十五日,教会庆祝痛苦圣母日,那天的日课经内,也有这样几句动人的词句:圣子高悬苦架上,慈母倚立心悲伤,举目仰视泪汪汪;此母悲痛深似海,有如利刃刺心房,刺透慈悲的心肠!
我这辈子命怎么这么苦呢!红,你去说说玲玲吧,也许她听你的。我一边走一边画着十字,祈求主的怜悯和帮助:主啊!求你打发圣神光照我吧!求你让圣神的力量充满我与我同在吧!
教友们对他的评价就是,行,吃得了苦!在后来调到贵阳南堂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始终觉得城市不是他的圣召。此后调到遵义的绥阳以及周围的几个县,直到今年6月3日调到都匀坐堂。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早上都要先念完早课才能去吃饭,晚上一家人总是通功念经,玫瑰经、苦路经(早、晚课都是父亲口传口教会的)一个不少。
八十年代初老神父们陆续回到堂区,没考上初中的我学会了给神父们辅祭,在堂里领苦路经,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热心事主的好教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挖树、栽花、铺路、挑水,志愿者们从不叫一声苦,从不喊一声累。
(路6:29)走主所走的苦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只听从主的声音,做主所喜悦的事。
而斋戒、克苦和哀矜、施舍是悔改、补赎的表现。让我们多想想耶稣生养保存、降生救赎我们的大爱,多关心贫、病、残、弱的兄弟。在困难中多全心仰赖耶稣。
姥姥的苦受完了,欢喜地走了,我们哭成了一团。此刻,望着灯下那串白色的念珠,我又想起了姥姥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多念玫瑰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