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对顺治的种种引导都是以传教为出发点及归宿的,而顺治从入主中原的大局考虑始终也未接受洗礼,这对以传教为终身事业的汤若望来说确实是个天大的遗憾;但令汤若望始料未及的是,一个传教士竟然能对顺治的重大决策起作用
前一位让西方人知道中国,后一位让中国人知道西方。利玛窦神父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而列入其中,在全图中可以看到,利玛窦的形象是正手持着一个望远镜,了望天空。
利玛窦神父是耶稣会士,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中国从事使徒工作,被誉为教会最伟大的传教士之一,至今在亚洲仍备受景仰。与言词相比,利玛窦神父更以生活的圣德、对众人的爱德传播信仰。
很长一段时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对是否需要本土神职、如何培养本土神职以及本土神职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都存有论争。长时间的“禁教”和大革命后欧洲传教士的短缺,使得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凸显与急迫。
其中包括一位传教士、一位修女和四位天主教难民服务中心的平信徒工作人员。据悉,这架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飞机升空不久便坠落,机上人员无一生还。
他问记者:“你知道最早把大熊猫介绍给西方的大卫神父吗?”皮埃尔·埃蒙大卫神父,1826年出生在法国埃斯普莱特城。1862年,大卫神父动身前往中国,他的使命是传播基督福音。
心心相通的文化使者欧洲传教士的在华活动,是早期中欧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明末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罗明坚,都为促进中欧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近日,网络上有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农历是传教士编著(原题目),有很多跟帖讨论。信德网转载,欢迎广大网友研讨留言。希望这段历史得以梳理,还历史一个真貌。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
他生前的友人、同事和受到他教泽滋润的教友们惋惜这位精力充沛、乐观向上的传教士离开了我们。他阳光温暖的音容笑貌将长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2000至2003年住在香港时结识乐铎——这位UCAN的创始人。
其实现行农历是一位德国传教士编著的。德国人汤若望在明崇祯年间来中国传教,他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当时中国的历法暴露出诸多弊端,存在众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