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父传统与教义反思,这是一场象征性的属灵搏斗——雅各伯与天主面对面,透过搏斗体验救恩与赐福。最终,他得到了祝福和新名“以色列”,这象征他从依恃自己转向完全依靠天主。9.“以色列”这个新名字有何含义?
答:这是整章的高峰,是一则带有默西亚色彩的预言:“由雅各伯将出现一颗星,由以色列将兴起一权杖”(24:17)这句被古代以色列人和教父们解读为默西亚的预兆:“星”象征救世主的出现(参阅《默示录》22:16
[page]第三,在教父时代,已流传和接纳此教义,其中著名的有:戴尔都良、亚历山大的克雷孟、奥斯定和金口若望;公元593年,教皇额我略一世宣布炼狱之存在,在1095年時,教宗乌耳班二世曾为鼓励十字军的士兵演说应许参加圣战的人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
但神只有一个,经初期教会教父的诠释,确定神是三位原属一体。三位的分别是形上的,是位格的。“三位一体”的奥理,揭露了神的奥秘,也显示神人之间的深度关系,人是神所造生,救赎和圣化的万物之灵。
认识古代教父及历届大公会议的训导也很重要,教会将这些蕴含在教父及大公会议的训导中对圣经的注释深思默想,深信不疑地继承下来。
归依的生活态度,因为归依天主是一生的功课,故此,教会按圣经和教父的传统,教导基督徒要不断以祈祷、克己和爱德行动来改善与天主、与自己、与近人的关系,为达致归依天主及与自己和近人的修好。
教会的教父们也谈到禁食能抑制罪恶,尤其是人性中固有罪恶的诱惑,同时在信者心中开启一条通往天主的道路。此外,各个时代的圣人都常禁食,也推崇禁食。
圣经和教父们尤其强调三种方式:禁食、祈祷和施舍,以表达人对自己、对天主、对他人的关系的改善。”
五旬节是一个“伟大的主日”(教父亚大纳削语)。由五旬节奥迹来看,教会是圣神的创造,教会的本质就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团体(铎3:5-7;格前6:19)。
按教父的观点,若翰的原罪在此时已得赦免。其次,依撒伯尔充满圣神,对发生在玛丽亚身上奥迹的赞叹,及对救世主和他母亲的明认:“我有何德,而烦吾主之母前来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