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小故事。虽然并不十分精彩,但我想你们会耐心地听我讲完的。从前,有一条大河,河边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树林,在树林里和河岸边,住着一只啄木鸟和一只田鹬。
而其中一位诗人为天主教13岁小教友朱夏妮。
为了吸引教宗,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这不,教宗方济各与小教宗成了本周三公开接见的一大亮点,小孩毕竟是小孩,关键时刻没能好好配合,哭得稀里哗啦……
文告的内容邀请我们重新发现守斋的价值。教宗指出:“真正守斋的目的在吃真正的食物,这个食物就是天主的圣意”。
这是一个占地约六亩的院子,干净敞亮,院中有一个能容纳近300人的小堂,堂内干净的地面,整齐的座凳,虽不堂皇,但很温馨,这是教友们共同的家。小堂与西、北各五间平房几近围成一个四合院。
在弥撒讲道中,姜晓满神父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教友们深切感受到四旬期守斋、祈祷、施舍的重要,并特别强调守斋要发自内心,“这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流于外在的一种形式”,提醒教友要特别注重内心的祈祷,内心的守斋
福传的热忱:信友使徒般的热情;见证(16):小德兰,福传主保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小德兰的圣獨,她是普世传教的主保。当我们对福音的热忱和使徒的热忱进行反思时,这是好的现象。
米苏鲁(信仰通讯社)—活跃在印度的非营利组织神贫小姊妹协会因长期致力于照顾米苏鲁的老人而获奖。
真正的守斋是四旬期的义务之一,其意义旨在帮助他人。
守斋与望德守斋使我们关注与自己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人人关系的基础,天人关系需要我们在祈祷中与天主会晤。人人关系是天人关系的体现,人人关系邀请我们在施舍中与他人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