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天津天主教公教进行会瑞士籍神父李鲁易、荷兰籍神父杨仁址,在教友杨尽仁、英实夫的协助下合力创办圣功女学校,地点在现天津市滨江道小学。
2007年起,在黎鸿升主教的推动下,每年一批内地年轻司铎得以到澳门学习参观,老主教生前所创办的“澳门高等校际学院”成了交流合作的平台。过去几年我们合作非常愉快,也很成功。
意大利天主教报刊协会有一百八十八个会员,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意大利主教团所属的日报前途报(Avvenire)和通讯社国际宗教服务社(SIR),以及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周刊之一,圣保禄会创办的基督家庭。
他指出,圣若瑟修院于1728年由耶稣会士创办,专门为培训赴中国及东南亚传道的神职人员而设。而近年,圣若瑟修院再次取录世界各地的修士来澳修道和接受培育,李主教认为是次展览对修院别具意义。
世界青年节于35年前由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创办,在本笃十六世和教宗方济各的大力推动下,它成了青年的独特机遇,不仅让青年能体验到信仰与共融的经验,也帮助他们发现并活出自身的圣召。
他说最近曾到罗马市中心的“社会餐厅”访问,这是罗马教区明爱会创办的、专为贫苦人士服务的餐厅,不分种族、文化和宗教区别。
初创—震旦学院1902年,马相伯接受了蔡元培等人的建议,在上海创办大学,将学校定名为震旦,意谓“中华曙光”。1903年2月28日震旦学院正式成立。
作为大实业家,陆伯鸿所创办的企业为上海市政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奋斗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作为大慈善家,他所创办的新普育堂是民国时期上海最大的留养类慈善机构,并另办有圣心医院、杨树浦诊疗所
1905年,马相伯与耶稣会士的办学思想产生冲突,转而创办复旦。震旦大学是天主教背景,圣约翰大学由圣公会创办。相比之下,沪江大学的传教士则来自提倡自由主义的低派教会——浸会。
幸好被尼古拉·马札(NicolaMazza)神父在维罗纳创办的一所学院录取。12岁那年,他入读该所学院,那里专收容一些有才华但家境清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