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此,我们借鉴视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在1890年《致郑藻如书》中所言:远观历代,横览九州,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观教化。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
在大陆教会,教友聚居村为数不少,这个村庄探索开拓了教友村坚固信仰、福传、发展的一种模式,也许在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更大更深远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本文按当地教友要求隐去村名)
爱加上一个护字(保护、呵护、体谅、包容),把爱就圣化了,自私的成分就渐行渐远,我们因为一个护字就成为和蔼可亲的,语重心长的,设身处地的体谅包容和负责,就成为耐心细致的,心就静下来,人间就成了活不够的天堂
众人在疑惑之际,不料辗转病床的庆娘忽然从床上欻然而起,径直来到堂前,朝父亲跪拜,说:“兴娘不幸,”(明明是庆娘却自称兴娘),接着说:“我很早就辞别双亲,远弃荒郊坟场,但我与崔家郎君缘分未了,今天来此,并无他意
你不嫌我脏、不厌我远,而是满心爱火地寻找我,直到我回家。求你让我信赖你、依靠你,并一生在你圣心中安息。阿们。
发自于罗马信理部2012年1月6日主显节部长WilliamLevada枢机主教秘书LuisF.Ladaria耶稣会神父注释:1教宗本笃十六世通谕《天主是爱》1(2005年12月25日)。
[10]因为我们住在同一个家园中,我们必须关心这个家园的状况,这是我发表《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想法。
1959年,圣卫雅去世一百周年时,教宗若望廿三世颁布的《我们司祭职的初始》(Sacerdotiinostriprimordia)通谕中,就提到圣卫雅的克己生活,也特别指出,神贫、贞洁、服从这三个福音劝谕
有些言论虽对此予以肯定,却同时试图寻找教宗方济各的攻击对象:哪一个前任教宗,哪一个通谕或哪一个教条。
在2006年,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颁布的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通谕中,曾清楚的表达了基督信仰的核心:天主是爱,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一;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