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经验中,战胜魔鬼的战役,常常是速战速决。可是,在我任成安县天主教总堂总时,遇到了一个喜欢打持久战的魔鬼。附魔者是成安县张新庄人,名叫闫兰芹。闫兰芹曾因附魔而皈依基督,加入了基督新教。
圣女沃尔皮切利常常说:要做一个信仰的真正导师,渴望把基督信仰的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的人,就得把天主从人为他所建造的监狱里释放出来,从人把他充军放逐的地方找回来。
(罗10:17)但我们一定要常记得,我们所宣讲的不是自己思想的产物,而是宣讲天主的旨意、教会的观点和思想,故此,要具备灵性的基础,以确保宣讲的有效和无误性。
与此同时,因为常和教会的神职人员接触,看到了好多教会里黑暗和丑陋的一面——我失望了!对自己,对教会,对天主,对所有的一切。现在想想对天主失望是多么恐怖又无助的事,那才是真正的孤独和无助!
当我们“饥饿”难忍时,常常是饥不择食,误把“石头”当成了“饼”。先填饱肚子再说,管不了那么多。结果是轻则“消化不良”,重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的“饥不择食”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
她是一位女民长,常给百姓审理案件。她又是一位女战士,鼓励民长巴辣克推翻压迫者的辖制,拯救国家,甚至伴着巴辣克率领军队出战,最终获得全胜,她善战的英名因此永垂不朽。
天主常常用奇迹坚定教友的信念,召叫迷失的羊,显示主的大能:教友韩召菊,遭车祸却安然无恙;王方荣,全身疼痛不能走路,领洗后却康复了;鲍树银,重病缠身欲自尽的人进教后充满生活信心;张娟,婆媳关系多年不睦,跟了主孝顺无比
——记《飞鸿过处》的作者蔚翠萍和她的家庭说起蔚翠萍,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如果提起蔚玛利亚,常读教会书刊的神长教友一定不会陌生。
耶稣常赴宴,偶而也以饼鱼简单请人“野餐”,但他很节俭,餐后都将剩余收起来“免得糟蹋了”(若6:12)。耶稣可谓是上饭店“打包”不浪费食物的鼻祖、一位环保人士。
司铎要牢记上主曾以慈爱的注视邀请自己为上主、为天主子民冒险犯难,并要感恩赞颂,因为「祂的仁慈永远常存」(参阅:咏一三五)。教宗指出,「感恩始终是『强而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