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那个小孩立刻反驳说:落在地上,沾满细菌,吃了生病,花更多的钱买药,值得吗?听后反思,觉得小孩说的也不无道理。
《教会宪章》只以消极方式说:所谓的教友,指的就是神职人员及教会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基督信徒。那么他们又有什么特质呢?教会宪章却说,在俗是教友的特点。教友,是教会的主体。
我们的信仰生活也如此,若要进入天主的光荣,就必须每日忠于祂的旨意,即使需要作出牺牲、需要有时改变我们的计划,也在所不惜。 路加对耶稣升天的叙述非常简要。
巴金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悲剧。艾青说:悲剧使人的感情圣洁化。世界著名经典文学巨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悲惨世界》、小仲马的《茶花女》、托尔斯泰的《复活》等,都是悲剧,都是赚人眼泪的文字。
这历史性的一站是在大雨的陪伴下中进行的,虽然如此,太阳也偶而出现,并在天空中留下一条美丽的彩虹。问:教宗以怎样的心情离开奥斯维兹和比肯脑的?
几年前,一次和神父谈话中,神父慨叹的说:“现在各地都忙着建造圣堂,但让人担忧的是人心中的圣殿却正在坍塌……”几年下来,很不幸的是这种迹象越来越清晰了。
虽如此,可堂里面的神圣气氛却丝毫不减,我曾于堂内抬过木头,她给人的和谐神圣是现在一些新式圣堂难以具有的。天津教区曾经就此堂是修复还是拆了重建征求过信友的意见,不知后果。
当我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她非常高兴地说:“欢迎!欢迎!”说着她就递过来一张名片,并调侃地说:“你别看名片上印着我是这里的经理,其实我就是这里的一个修女。”
教宗在讲道中说:今天也如此。我们有时处在这两个逻辑的十字路口上:一边是法学士,他们为了排除危险而远离患病的人;另一边是天主,祂慈悲地拥抱并接纳罪人,把恶转化为善、定罪转为救恩、排拒转为宣讲。
有的说忙得手忙脚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因为忙,有些教友瞻礼主日连教堂都进不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又有工作和事业,说不忙那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