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圣典礼由教区孟宁友主教主礼,本教区与兄弟教区近100位神父共祭,40多位修女,新铎的父母亲友与众教友参加了神圣的祝圣礼仪。
弥撒礼仪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教友们以献花、献礼、献词来表达对神父们25年辛苦工作的崇高敬意、由衷感谢、关爱和祝福。
借此机会,圣座圣赦院为“本着真正忏悔和爱德精神”在世界各地“参与各项礼仪的人”颁布全大赦,所需条件仍然是办告解圣事、参与感恩祭及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自从他进入修院,这里每天的弥撒、每周主日的圣体降福礼仪,还有节日的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事实上,张圣召的修道历程也是坎坷不平凡的。生活中的他是个谦虚、诚实、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上很用功。
弥撒是教会礼仪的中心,也是高峰。早先圣教会举行弥撒是用拉丁语,教友不懂,所以过去叫望弥撒,而如今弥撒本地化之后成为参与弥撒。弥撒是祭献天主的最重要之礼。参与弥撒是我们人恭敬天主应尽的严重本分。
虽然堂区常常有成年或老年教友辅祭,可是这项服务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常也是孩子们能够深入地认识礼仪,了解教会,深化信仰的机会。
1月13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保禄六世大厅周三的例行公开接见活动之后,接见了平安夜弥撒上台礼仪中试图接近他的女子SusannaMaiolo。
我们和主教共祭弥撒,就是在这个小圣堂,弥撒后,所有参加礼仪的神父与中国教友,被允许近距离瞻仰这个圣杯,我们都很感动。我怀着在都灵瞻仰主的殓布一样的心情,瞻仰了主的圣杯。
中午十二点殡仪馆的圣堂里JosefionSRamirez蒙席主祭,11位中国神父共祭,正在举行殡葬弥撒。
但事与愿违,五四之后的1920年代,随着民族主义高涨,不论北洋政府颁布的《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还是后来国民政府颁布的《私立学校规程》,都特别强调,教会学校须由中国人管理,并不得以宣传宗教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