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也都承受过战败国家的经济和精神上的痛苦,但为什么在反思战争方面却表现出如此鲜明的态度对比呢?
如果这家有未领洗的,他就抓住机会跟人家谈论教会的道理,或讲一讲天主教对待病苦的态度,以及死亡、炼狱、天堂、地狱等方面的观念,特别是救助炼灵的要紧。
另外,人的语言表达是非常苍白的,一句话用语言本身传达的意义可能只占20%左右,然后加上语气、态度、肢体语言等等差不多表达100%的意义在其中。
与古老师未见面前,我们就有了很长时间的书面往来,他非常关心教会史学方面的人才培育,对我除了在学术上悉心指导之外,还赠送了许多重要的史学书籍,他甚至把自己所有重复的书籍都赠送给我,对晚辈学者奖掖提携的态度深为感人
教会遵从主的表样,像祂一样以朝圣者的态度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创造共融,即欢迎人们回到承认造物主所赋以每一个人的尊严的家中。
然而,我们的态度经常正好是相反的:漠不关心,出自于自私的毫不关心,并戴上所谓尊重个人隐私的一个假面具。今天,同样地,上主响亮的声音向我们所有的人呼唤,我们要彼此关怀。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在2012年2月5日的讲话中说:有个关键性的内在态度可以面对疾病,就是相信。相信什么呢?相信天主的爱。
如果说前几次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的话,这一次则是寄予了最大的也可以说是最后的希望。一天、两天、三天……第四天中午,手机响了,是董老师。当我兴奋得查阅信息时,简单的两个字再次把我扔进了失望的深谷。
梵二大公会议对俗世社会的态度有了一种基本转变:教会向全世界开放了。教宗方济各正是义无反顾地沿着这一条路线向前走着。
一个心胸开阔海纳百川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才是我们对外交往时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