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环境,一个人的善言善行,都会改变人的生命。下面讲一位神父的事迹,是从一篇纪念文章上看到的。亚肋书是一位教区神父,1958年被划成右派,从北方某市教堂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了8年。
晚饭后,在散步的路上,他给我述说了自己和全村改变的故事:那一次哭过后,让我卸下了许多自己把持不放的观念,神父在晋铎之前就应准备好牺牲和奉献,只有付出之后才会收获喜乐!
教宗解释说:耶稣显圣容不是耶稣本身的改变,而是他神性的彰显,是他与天主同在的密切交融,这样的交融变成了纯净的光。由于耶稣与天父同性同体,所以耶稣乃是出自光明的光明。
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工业时代初期的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1860-1870年)特利腾大公会议后,世界发生重大的改变。
走出自己,去天主显示的地方与天主相会,在那里,天主的恩宠以特别美妙的方式彰显并带来了丰盛的皈依和信友的成圣……他们在信德的引导下进入了一个爱的奥秘中,他们被天主拥抱,也被天主的爱改变
第三,解放信友思想,改变陈旧意识形态。教会在梵二后一直强调基督徒的普通司祭职。信友都有责任在礼仪中积极担任自己分内的职务,了解和领悟正确的礼仪精神便显得极为迫切。
可话已说出,想改变已是不可能了,只能硬着头皮干。好在我有主耶稣的庇护和帮助,他再次成为我的船长,而且还是位神奇的船长。一年下来,我船跃居全公司排名第三,以往的事故也竟然全部消失,一切出奇的顺利。
[注一]2008年圣诞夜的该宣报词有些改变,即在教宗与共祭的神长列队走向祭台前(游行前),已先颂唱,这样更符合古代将圣诞宣报词放在子夜弥撒前晚祷的最后部分的传统。
在锣鼓喧天、精彩连连的庆祝活动中更不要忽略了让降生的基督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改变。一、圣婴耶稣的贫穷 在玛利亚和若瑟回乡报名的途中,玛利亚的产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