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时代是教会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志就是教友们对教会积极踊跃的奉献。《宗徒大事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众信友都是一心一意,凡个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
但是,当教宗试图将宗教信仰,道德劝说一股脑地注入地缘政治现实,甚至对公共政策说三道四时,他面对的是举世哗然。
对父母,孝爱有加;对兄弟姐妹,爱护帮助;对子女,以身作表;对邻人,有求定尽自己所能帮助;即使对陌生人,他也尽力帮助,给孤寡者带去温暖,给贫困者带去安慰。
生活在耶稣诞生与基督信仰发轫之地是一份荣耀﹐也是对忠信、对爱故土和深化基督信仰的要求。
她出身于外教家庭,19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老教友家庭的青年,当时的伯母也就是后来的婆婆对她说:我们信教的,除了在老祖宗周年忌日不烧纸钱外,其余的跟教外人家没有啥两样。当时没多想就和他结婚了。
没曾想她只把领洗当了一个结婚过程,对天主就没有一点渴慕之心,更谈不上进堂了。渐渐地,我也成了肉身和金钱的奴隶。
天主使我们惊讶,扰乱我们的想法,使我们的计划受阻,然后对我们说:信赖我,不要怕,让我给你惊讶,走出你自己,来跟随我!
对基督徒这种优美传统的合法性,一些人已在圣经的一些字里行间,看到了暗示。如,在《玛加伯书》的附注中提到:为亡者祈祷是神圣和有益心智的想法(《玛加伯书》作为晚期正经之一,未纳入基督新教传统的圣经)。
玛利亚:谈了一个男朋友,98级的师兄,人很好,对我也很好,我也很喜欢他。不过我们同居了……唉,一方面,我喜欢他,想和他在一起,一方面,对不起天主,想起来我都犯怵了。我的他,不是教徒,很遗憾。
现在教会讲“新福传”,新福传下的慕道班也应该有些新的东西在里面,传统意义上的慕道班不是不好,而是有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新福传”,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目前的天主教会,不再对慕道班做相应的调整,不仅不利于广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