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起李神父率教友开始了落实教产的漫长之旅。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的四旬期文告里这样解释二者的关系:四旬期为我们勾划出一个灵修之旅,让我们好好预备再次经历基督死亡与复活的奥迹。
因着耶稣基督的死亡,我们的生命在这座山上被救赎,我们在这座山上重生,开始我们崭新的人生之旅。
当然,信友须把这朝圣之旅与修和圣事和感恩祭串连起来,并要反省「慈悲」的意义;同时,他们必须作信仰宣认(念信经),以及为我和「我心中对教会和全世界的福祉所怀的意向」祈祷。
首篇是袁神父的寄语,他回顾了堂区神父、修女、教友在疫情中的逾越之旅,坚持慕道、坚持读经、坚持慰问教友,是的,疫情期间在我们堂区,凡是需要傅油的教友,堂区一位都没有疏忽,凡是遭遇困难的教友,堂区没有忽略一次施行爱德的机会
她常常这样祈祷:耶稣,求您赏赐我心灵受苦,身体受苦,最她心灵身体同时受苦。我已到达了不能受苦的程度,因为一切痛苦为我都是甘饴的。德兰奉院长的命,将一生的灵修经验,纪录下来,作成自传。
心灵惨痛不禁沉吟,凝思爱子意切情深,甚于利刃刺透心。领:主,基督,我钦崇祢、赞美祢(Adoramuste,etbenedicimustibi)。
有着天主特殊召叫经历的谷翠霞阿姨,虔诚地跪在圣像前,泪水止不住地流,她的心灵一定又一次与主相遇。待她起身,遂为她留了个影。
这次会议是圣神充满了校友的心灵,天主赏赐校友的丰满恩宠的会议。
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那时,我们还能保护好心灵中那仅存的洁净圣地吗?我们是否还能高唱欢笑,坦然面对那永生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