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既熟悉,又感人。孩子才是掌握生命本质的人,她教会我如何去爱。最后,女儿教会我真实。
亲见过一位老神父处理一位刁蛮来访者的场景。那位刁蛮者来到神父的堂区,见了神父,先入为主地说到:神父!我拜访您,可是我不是信教的,我不信基督教,您绝不能叫我作基督徒!
文中的场景让我感到了属于穷人的幸福。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所不在。穷人简单的生活也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幸福。
在默观耶稣诞生的场景时,我们受邀进行灵性之旅,让基督降生来与每个人相遇,以祂的谦卑吸引我们。而我们会发现,祂爱我们爱到与我们合而为一,好使我们也能与祂合而为一”。
大殿内中央祭台前方,并未出现以往人潮拥挤的场景,而是空无一人;屈指可数的信友集中在宗座祭台前方参礼,并且严格遵守社交距离,一排跪凳只有一个人。
这所圣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物,墙上的壁画都是福音故事的场景。教宗俯身亲吻了一位司铎向他伸出的木制苦像,并接过另一位司铎递给他的圣水。在场众人以雷鸣般的掌声和摇动的蓝白二色希腊国旗欢迎教宗。
当时,人们在10万多支烛光的映照下异常兴奋的面容,这个场景令教宗万分感动,他决定从窗口问候信友们。若望廿三世的问候语触动了众人的心。他说:“亲爱的孩子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
教宗省思这个场景,提到本笃十六世的首道通谕《天主是爱》中的一句话:“耶稣的纲要,就是拥有‘一颗可以看到的心’。”
简短的四章经文,经作者巧妙的设计就像四部戏剧性的故事,四个不同的场景构成了不同的画面,这四幅画紧紧连在一起,表达着一个感恩人的救恩故事——天主救赎绝望中的人。
福音中的场景展现到葛法翁,门徒们愿意用他们的方法来阻止一个用耶稣的名驱魔的人,因为——他们确认——“他不跟随我们”(谷9:38),也就是“他不是我们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