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年,安文思神父著《复活论》,此书是根据多玛斯理论谈论人肉身的复活。1688年,南怀仁著《教理序论》一册,即天主教要理撮要,而《善恶报略说》则是论赏善罚恶。
为了阐述司铎的使命,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提到了圣奥斯定的定义:基督的仆人。“仆人”一词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关系的概念: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司铎是“基督的仆人”的含义强调了他与基督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访问时,人们从电视看到教宗走在第五大街上的情形,他的笑容、他对人的慈爱、他的和蔼可亲,激起了美国人对他的热情、友谊和亲切感。
这个栏目的分享,并不会表面化人们对修道生活的认知,而是在邀请分享的时刻,即提到了真实性;因为当你决定将自己交在天主手里的时候,这条路从来不是一路繁华。
教宗由此提到上主邀请我们“满怀信心地喂养羊群”(参阅:若廿一17):“如同耶稣善师那样,牧人肩上扛着代祷的疲惫担子,为其子民受傅油而筋疲力尽;在那些必须为美善而奋斗、弟兄姊妹的尊严遭到威胁的地方,更是如此
(路3:10)-当若翰洗者向人宣讲悔改的洗礼,好迎接默西亚时,群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要作出许多决定:「我们该作什么呢?」
在兰登及学者李伊‧提宾爵士(SirLeighTeabing)的帮助下,她开始研究女神崇拜并且将达文西的画作予以解碼。提宾爵士也向她解释,是君士坦丁大帝将梵谛冈建立为一个新的权力中心。
这一分析结果让我们不禁想到神秘物体是否就是木船,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船真有那么大,它还可能浮在水面上?此外,遥感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若《福音书》已放于祭台上,执事便向祭台鞠躬,然后恭捧《福音书》,稍微高举,步向读经台。提炉的辅礼人员手持燃着的提炉,与持蜡烛的辅礼人员,走在执事前面。
本笃年轻时被送往罗马的学校接受古典教育(这可能非常重要,因为他撰写的《规程》处处体现了古典希腊哲学对于人的自然的洞察),对罗马的荒淫无度感到震惊,在经历了一场信仰转变后,做起了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