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是慈悲善工。藉着这三个要点,我相信这种烦躁感会烟消云散,我们会迈向极大的和谐。但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生活、团体和教区祈求和谐的恩宠。」最後一个提问与青年有关。
此前,教宗方济各在慈悲禧年结束之际,藉着宗座牧函《慈悲与怜悯》钦定了常年期第卅三主日为世界穷人日。
我们不仅要学习耶稣的良善心谦,更该不断仿效、相似他慈悲圣心所流露的种种美善:既往不咎的宽恕,感同身受的怜悯,舍己为人的无私,真爱仇敌的超越,切愿人人得救的炎炎爱火,替人受罚受苦、补赎罪过的卓绝牺牲等等。
但是对那些为正统社会所排斥、被斥之为“罪人”的人们,耶稣的态度却充满慈悲和理解(参阅诸如:谷2:15-17,路7:36-50)。
应当效法他的良善心谦、慈悲怜悯及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也应当用同样的心态去宽恕弟兄和得罪过自己的人。其宽恕的度量,不能仅仅是七次,而应该是“七十个七次”(玛18:22)。
教宗然后强调,慈悲牧职的重要性要求告解司铎获得适当的培育,因为与祈求天主宽恕的信徒相遇,是个与救恩有关的真实会晤,在这会晤中上主慈悲的力量完全彰显出来,带来改变、皈依、治愈和宽恕。
这句话肯定了天主的慈悲,即“天主的爱战胜了罪恶”。教宗以慈父的口吻说:“在这里,耶稣欢迎有罪之人,祂邀请他们到祂的餐桌前。”
在此,感谢慈悲天父的怜爱:生命得以扎根,信仰获得成长,生活趋于正常;也感谢大家所做的诸多美好见证,你们“在各方面受了磨难,却没有被困住;绝了路,却没有绝望;被逼迫,却没有被弃舍;被打倒,却没有丧亡。”
但我可以做些小克苦:首先是睡眠时不用枕头;饭食时少吃一点;每天,张开双臂来诵念主教导我的慈悲串经……(《傅天娜修女神圣慈悲日记》,934)对于圣傅天娜修女来说,不用枕头睡觉是一个“小”克苦,而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
教宗在文告中写说:“四旬期激发我们重新发现天主的慈悲,好使我们对弟兄们也变得更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