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锦昌牧师:多幅度的合一工作另一讲者、基督教协进会总干事蒲锦昌牧师从普世教会纪念宗教改革的文件《从冲突到共融》五项合一要务谈起,举出六点各基督宗派的具体合作建议,包括翻译圣经;减少日常用语上的分歧,例如更改六宗教领袖座谈会为宗教领袖座谈会
回顾1月7日的圣诞节也是传统上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塞族人、耶路撒冷宗主教区,甚至乌克兰-希腊天主教会,奇里曼总主教强调:「基督是为我们而生的,而不是两次。」
“平衡”经常被视为是一种生活的新趋势,但实际上,这已是许多宗教的一些传统,特别是我们基督宗教灵修里,也很着重“平衡”的,因为只有这种平衡的状态,好能掌握我们的生活,并将其指向天主,让祂带领着我们。
10月17日,共识网刊登一篇对中国著名宗教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光沪教授的访谈。何教授表示:基督教是正能量,对中国又正面作用。
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信赖上主,全心依靠祂,而且凭着这个信德我们也能努力为基督的使命效劳。我们藉着耶稣认识了天主:耶稣给我们启示了三位一体的天主。上主今天仍在人类历史中行动,且继续临在於我们当中。
里面除了敬礼的场所外,还包括一所可兰经学校,一座图书馆,一个室内宗教洗濯用的水池,一座哈希姆王朝博物馆。
我们领受圣洗,取得基督的生命,和基督结成一体;我们的心灵本质,就被提升到基督的天主性本质,在本质上有了改变;因此,我们的心灵才具有观看天主本质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超性的活动能力,在人性的存在里,怀着天主性的本质
教宗在讲话中告诫他们不可为了让自己感到先进而脱离自己的根基,却要与当代男女的心灵沟通,以祈祷和忏悔、谦卑和爱德让人看到真正的基督信仰见证,在当今世界中敢于逆流而上。
这个真面目是由各种普遍价值共同建立起来的,而基督信仰又把这些价值加以塑造,使之不但具有历史分量,而且也扮演了缔造欧洲的角色。这些构成为欧洲大陆灵魂的价值必须在三千年代中留在欧洲”。
范丽珠教授(澳门大学):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宗教经历了恢复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如今基督信徒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包括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已经有数千万的信众,所以,基督教中国化和本地化,是中国教会日益成熟与自觉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