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美善的,默观宇宙让我们隐约看到造物主的美善和无穷的仁慈。每个受造物,即使是最短暂的受造物,都是天父抚爱的对象。天主恩赐每个受造物在世界上享有的一席。”
他们可以诵念纪念亡者的早晚课、玫瑰经、慈悲串经,也可以按照各自的传统诵念常用祷文,或默想为亡者奉献的三台弥撒中的《福音》章节,同时作出慈悲善功。”
教宗省思福音记述的这句话:“玛利亚把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复思想”(路二19)。教宗说,玛利亚将所发生的一切默存心中,这包括喜悦的时日和最黑暗的时刻,以及她感到费解,不知哪条是通往救恩的道路。
祂是众灵魂和身体的医师,在世上为神圣救恩的临在「做忠信见证的」(默三14)那位。现今该如何具体化这个信息?
我们必须唤醒在我们心里的基督,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祂的目光默观一切,因为祂的视野远超过暴风雨。通过祂平静的目光,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而且根本意想不到的景象」。
默观马槽中的婴孩耶稣,贤士们意识到各自良心的声音是合理的:他从天主而来,而天主是善的天主,祂是一位父亲。
在论述了弥撒的三个部分,即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仪之后,枢机请在场的人默观感恩圣事“有如基督在教会内的真实临在”。枢机问道,如何看待这个如此高深又难理解的奥迹呢?
圣经拥有永存弗替的真理,梵二文献在“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第六章中指出:“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圣经是天主默感的,并且一劳永逸用文字书写下来,恒久不变地通传天主的言语,而使圣神的声音
神修大师圣十字若望在《登上加默罗山》一书的开始,亲手绘制了一幅图画,描出到达山巅—耶稣—的途径。在图画的下面有四首诗,第一首就开宗明义,说明“空”在神修中的地位。
从他所听见的耶稣的所作所为,他发觉自己现在对耶酥的印象与他从前所想象的默西亚的形象不尽相同。大概是为了这个缘故,他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你究竟是不是要来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