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广大平信徒的神学培育欠系统化 中国天主教会的平信徒现在都普遍主动地寻求获得神学培育的途径。
上主的慈爱永远常存,上主是我的救主,他医治了我的病保护了我的性命。
所以,一般的民众受过教会的教育和帮助之后,即便没有受洗成为天主教徒,至少对于天主教会都抱有好感,对于神职人员比较尊重。我在清华做研究的那段日子里,可能是有教友给负责图书馆的老师打了电话,让他们关照我。
2001年1月10日,我们敬爱的段荫明主教蒙主恩召。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了。凡是认识他、知道他的人,特别是万州教区的广大神长教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
主要是在沪韩国教友发生不幸事故或因病去世的时候,给予及时、完善的帮助,包括代办丧礼手续、布置灵堂、守灵、安排殡葬弥撒及研讨丧葬礼等等。
教会是『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著自己的旅程』,宣扬著主的苦架与死亡,以待其重来(参格前十一26)。
民国十五年(1926)八月初,在扬州以东、扬子江主泓道以北的地区成立了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新教区,鉴于江中崇明往来苏东平原只有青龙港一处,且青龙港可南下上海、苏州,西上南通、南京,故主教公署选择设立在海门县城
双方会见的这一天恰逢主受洗节,利玛窦把艾田带进教堂,当看到祭坛上悬挂的圣母玛利亚、耶稣与施洗者若翰像时,艾田将之误以为是黎贝加与其子厄撒乌和雅各伯,于是鞠身向画像行礼。
盖永历二年(1648),德国耶稣会士瞿纱微在桂林为永历皇室授洗,授洗者有皇太后王氏烈纳,马氏玛利亚(永历生母),皇后王氏亚纳,烈纳母亚加大,妃犹利亚,既而皇太子病笃,永历亦准受洗,命名当定。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部分软弱的教友放弃了信仰,很多教友家庭的子女没有受洗,教会人数不增反减。70年代中后期,一些异端在全国各地兴起传布,间接地激起了教友压抑的宗教情愫,促生了教会复苏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