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基督福音传到这里后,教会为救助无辜者生命,大力开展慈善事业,采取种种措施收养弃婴,改变民风。据1918年资料统计,全教区各堂口就收容弃婴2677名。
践行圣经已蔚然成风,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学圣经,一学就是近20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农闲时节到河北、东北等地参加福传培训,借此来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将爱心撒向弱小的群体,将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把福音传到了千家万户
接受福音后,于2001年皈依天主。在其信仰生活中,多看圣经和各类圣书,勤祈祷、勤念玫瑰经。此外,他不顾80高龄,每星期天骑自行车到8里外的圣堂过主日达3年之久。
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史实,四部福音都有记载,尤其是玛窦福音记述的更为详细。那时洗者若翰在约旦河畔宣讲悔改的道理,并给百姓施洗。
(谷9:41)在整部福音中,耶稣都在邀请我们去施予:「施舍给穷人。」(谷10:21)「求你的,就给他;愿向你借贷的……」(玛5:42)「你们自己给他们吃的罢!」
虽然如此,基督信仰却是史无前例的新意,福音的内容无一不是新奇的。宗徒们遇到的耶稣这个人打破先前的种种框框和禁忌。从表面上看来,耶稣和宗徒们没有两样,他也哭泣、也喜乐、也辛苦劳动。
来自圣神的力量更能够使讲者与听者,或甚至听众彼此之间有一份共融存在,我们可以反省到现代家庭的代沟,老一辈所想所讲的,明显的与年轻一辈所想所讲的有分歧,彼此说着不同的语言。
而那波利的教会也必须巩固自己的信仰,不遗余力地宣讲福音,对社会黑暗的现象不时予以揭发、谴责和纠正。如果人心不悔改归正,不热心祈祷依赖天主,天主也无能为力”。
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有些未婚母亲由于她们的处境脆弱,有时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扶助家庭。基督徒团体必须尽一切可能帮助她们免于严重风险,而不是苛刻地判断她们”。
福音中用“瘫痪”的形象描述了这种状态。这是为什么今天我愿详述《若望福音》第五章所记载的“治愈瘫子”的事迹(若5:1-9)。耶稣前往耶路撒冷参加犹太人的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