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小到大,以及资讯爆炸式的传播,有好多人对我们“说话”,希望我们“聆听他们”;有好多书本给我们传递知识和理论,希望我们跟随他们的观点;每天的电视、互联网等都在给我们输送各种消息和观点,希望我们听从他们
爱,在生活中具有多种色彩,也不免混含杂质,而华姿推介的德兰式的爱,犹如阳光下的露珠,透明、纯洁,甚至使人怀疑真有这样的人吗?
然而,在孩子们的人生终极智慧和天福方面,却是各种不合逻辑的命令式的谴责和否定。现代这种培育孩子的方式,实在是将一位有灵有性的独一无二的人,锻造成缺少精神,没有灵魂的无脑机器!
现任本堂刘谦逊神父说:“龙岗的教友们是热心,龙岗堂经过了三次搬迁,教堂面积一次比一次大,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王伟(2006年10月14日星期六)尊敬的神父、各位同道、各位同仁: 在这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信德”迎来了15周年华诞,值此庆贺之日,我受《中国天主教》编辑部主编刘元龙教友的派遣,前来参加这个隆重的盛会
作者刘宇开篇即言:这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愤怒与哭泣!为供儿子上大学,贫困的父母几年间辗转卖的血可以装满两个汽油桶,但儿子却在学校冒充包工头的独生子而挥霍无度、荒废学业。
在一次弥撒中,刘神父公布沈阳马三家的门徒班要开班。我决心排除一切困难,去门徒班武装打造,为主所用。丈夫看我决心已定,只好同意,有婆婆的支持,我更加有力量。
(见2005年2月18日报刊文摘,作者刘燕敏)这是世界名人的一次偶然的“脱口秀”吗?非也。我认为这是比尔·盖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他信仰基督的一生中凝聚而成的重要人生格言。这是有根据的。
史志记载:“花园山原名崇府山,清朝乾隆年间,有刘姓居士,在山上建起花园,并由其后人绘制《崇岗枕秀》图,收入《江城画册》,从此便名此山为花园山。
2016年1月9日上午,我和教友刘姐等去看望弥留之际的她,我们为她祈祷、念慈悲串经,那时她尚有意识,但已不能说话,她非常安详,没有一点儿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当晚安详地回归了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