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汤若望与《西洋新法历书》
2008-04-17

于是徐光启不得不再招请另两位会士以继任其事,他于崇祯三年五月的奏疏中叙述此事颇详,中云:  先是臣光启自受命以来,与同西洋远臣龙华民邓玉函等,日逐讲究翻译……不意本年四月初二日臣邓玉函患病身故。

2025禧年,论敬畏上主是开启智慧与睿智之门
2025-04-14

就如同在旧约时代,约伯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财产尽失、身体患病、亲友背离,但他始终坚守着对上主的敬畏,没有丝毫的怨言和背离。他深知,上主的旨意高过他的理解,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他依然相信上主的慈爱和公义。

生是基督死是福
2014-11-02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过我。那时,义人回答君王说:主啊!

掏空自己 返老还童 登峰圣山
2012-08-31

感谢天主利用那位男看护不但治愈了我心灵的宿疾,使我焕然一新,恢复了儿童的纯朴、天真、谦卑……而且也治疗了从小养成的羞怯,绝对不要人看到自己赤身一丝不挂。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劝谕:愿家庭得享慈悲与融和
2016-04-10

立法机构应提供有助於领养和代养子女的程序,但应始终考虑儿童的利益,以应有的法律打击贩卖儿童的行径。第六章:家庭的牧灵愿景第六章提出几项牧灵愿景,从旁陪伴夫妻的重要性。

残婴孩子的好“妈妈”
2018-05-25

伯达尼之家的工作伯达尼之家多年来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愿,坚持以人为本,以院为家的理念,残疾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努力使孩子们的医疗、救治、康复、教育等受到积极而有效的保障,让他们的生命、生活

教宗方济各今年圣周五主持公拜苦路
2021-04-02

意大利罗马堂区儿童道理班的幼童和福利尼奥童军的青年负责撰写默想祷词,罗马两所家庭之家的孩童绘制了苦路十四处的图画。(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今年公拜苦路活动的默想,托付给儿童和青少年来撰写。

从民谣看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
2014-02-25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串串民谣,特别是适应于儿童唱诵的民谣,如何保存,当引起教会的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对民谣进行整理,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更加深入下去。来源:中国民族报

参加北京永宁圣枝主日有感
2014-04-17

每人手持圣枝,齐声欢唱:希伯来的儿童,手拿着树枝,前来迎接救主,向他高声欢呼,贺撒纳,贺撒纳,于至高之天,于至高之天。今天的教堂门代表耶路撒冷的城门。

以行动见证信仰的新教友宫文军
2014-07-25

宫文军探望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宫文军特别有爱心,无论在街道、车站或饭店门口,如果遇到求乞者,他都会主动走过去,给他们一些零钱,因为他本身残疾,行走不便,往往会招致一些异样的目光,但他认为该做的依然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