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安息日后的第一天清晨,天使向奔往坟墓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其它妇女所作的宣报,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再次聆听:“你们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了,他已经复活了!”(路24,5-6)。
(《天主教教理》P51,以下简称《教理》)在天主教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形式的信仰宣认或《信经》,以回应不同时代的需求。”
保禄的生命以福传为使命,也以光荣天主为终点。总结圣保禄即将殉道,但他毫无惧怕,反而充满信德与盼望。信仰是场赛跑,要坚持到底,才能赢得正义的冠冕。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给我们力量,使我们完成使命。
教宗方济各、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都是以朝圣前往圣地,藉着朝圣,罗马主教们、伯多禄的继承人、教会的众长老们(伯前5:1),宣认他们被拣选所领导的教会不是天主(Elohim)立定的纯粹人的团体
圣史们为记录教会口传而编著的书,实际上不是一种耶稣传,而是福音,即给世人传报喜讯的书;并且也承认耶稣复活是福音基础,甚至可说,如果耶稣没有复活,也就没有福音,所以,信仰耶稣复活,为初期教会及教会的宣道员关系至为重大
这是复活后第一名宣信基督神性的门徒,他朝拜了"。 由此"我们明白了上主让他等待的意图:让他的怀疑使他最终宣信的不是复活,而是基督的神性"。
教宗说伯多禄这个宣认的行为,好像在自己身内种下了一颗教会在未来宣发信德的种籽。
1944年夏,在日寇侵华期间,日本宣化省政府无理强行占领大修院,作为“宣华公署”所在地。大修院被迫自此予以解散。修士们只好返回原教区。宣化本教区的修院暂迁至主教府东院继续办学,命名为“圣家大修院”。
但必须注意,我们的宣认和分辨应涵盖且顾及上主所要赐给我们众司铎的牧灵意向。教宗阐明,司铎应不断前行,增进自己的信德。若信德不成长,就不会成熟。在人的生活,包括司铎的生活在内,时而有半途而废的情况。
在埃及开教的圣史马尔谷与圣伯多禄宗徒彼此紧密相连,因为「圣马尔谷在他的福音中以伯多禄的信德宣认为核心」。耶稣当时询问门徒们:「你们说我是谁呢?」伯多禄立即回答说:「祢是默西亚」(谷八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