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的灵魂是永存的吗?人的意识产生于大脑吗?人的善恶行为有记录有后果吗?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绝大多数濒死体验经验者的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古往今来的教会圣人们莫不谈及这个问题,尽管各有所见,大意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人对天主的回应——或悔罪,或谢恩,或赞美,或祈求,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原本无一定的格式。
人的喘息声,石头的滚动声,以及惊慌中搬运尸体的脚步声,都足以使熟睡的士兵惊醒,况且又是在夜深人静之时。
这两股力量的平衡令一道桥更为平稳和有足够弹性,好能承受极大的重量,让人、车、物通行。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若8:1-11),各种不同的能量,都投放在耶稣这个人身上。
这里,我们人源于天父,所以应效法天父的观念,做一个伟大的施予者。 在初期教会中,施舍周济的善举是相当普遍的。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您臻成熟,殷殷之情染人。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在尘世中的历练,上升了您的精神维度,增加了您的智慧和力量。在经历古城区23年多的本堂职涯后,您深深地体察到您的铎职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这位德国籍枢机3月10日接受梵蒂冈电台访问,谈到这个主题说:《家庭的福音》愿意告诉人,天主愿意家庭好,祂在创世之初就创立了家庭:家庭是人类最古老的制度。
最近若望保禄二世的列圣品,让人回忆起他与法蒂玛圣母的紧密关系。正是若望保禄二世与教会一起跨越2000年希望的门槛,把新世纪的前途托付给圣母玛利亚。
因为感兴趣,我看了70岁的张道珍教友的圣经手抄本,字迹清楚,字正行直,让人耳目一新,真想不到这是出于一位70岁的带着老花眼镜的老人的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