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神安慰会秦梅贞和郭有霞修女的精心编排下,堂区教友男女老少齐上阵,舞蹈、小品、歌曲、戏剧引来阵阵掌声,为圣诞夜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一同分享彼此脆弱并相互接纳是最美丽的‘歌曲’,是天主最喜爱的旋律。教宗即席向安养院的主任说,指导这个合唱团的,是温柔的指挥棒。
第二台弥撒以圣母游行礼仪开始,乐队依次演奏了《欢乐颂》、《感谢母恩》、《伟大的教宗》等歌曲,圣母像在鲜花的簇拥中,缓缓地在街道上游行,并且吸引了不少的教外人驻足观望,有的加入进游行队伍,有的询问有关信仰问题
尽管弥撒是用印度尼西亚语举行,但本地华侨教友在弥撒结束时,一起以华语咏唱新年传统歌曲《恭喜恭喜》及《贺新年》。弥撒筹备委员会还给堂区教友赠送红包和桔子。
然后主持人严爱娜拿出10个信封,每组抽一个,内写着5首圣歌,任你选一首进行集体合唱,神父按照要求进行评分,如果自选歌曲,只给50分。
自创会伊始,高隆会士便认识到:倘无平信徒传教士的慷慨支援,则其所受托付的传教事工势将无以为继。是故,高隆会士要做的一项必要的工作,就是对具有使徒热忱之平信徒加以培育陶成。
其实哑父的手语动作都不规范,很多都是自创的,只有家人能看懂意思。哑父为了恭敬天主,就在豆腐坊正面墙上张贴着耶稣圣心像,不忙时,就在圣像前祈祷念经。有人买豆腐时,用手指着主耶稣的圣像,向哑父打听这是谁?
针对当前教会礼仪中音乐咏唱不规范甚至随意等现象,在圣乐表演结束后的互动中,贾神父强调了几点:礼仪中的演奏乐器的声音不能影响歌曲咏唱者的声音,乐器本身是为礼仪服务的;社会中歌曲不适于在礼仪中使用,有些歌曲的内容与教会的教导不符
饱含深情的歌曲轻轻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心与主相遇,感受主恩无限。4日上午,王鸿神父为大家分享“奉献生活的真谛”。切身的经历,生动的演讲,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阿肋路亚》作为著名的钢琴曲目,同时也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歌曲,很好地将中西文化的内涵、音乐会与教堂的神圣性结合起来,为音乐会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氛围,赢得了观众们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