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幕式中,主办方和卡塔尔政府代表及各宗教学者都特别强调了宗教对话与分享信仰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的重要性。
当今显而易见的时代征兆之一无疑是移民现象,在刚过去的上个世纪中,它带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印记,成了全世界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要素,在巨大的全球化浪潮推动下,跻身于诸多涌现的事物之列。
访问内容广泛涉及了当今热点问题的方方面面,鲜明勾画了圣座与中国政府代表接触中所遵循的标准以及渴望实现的目标。帕罗林枢机指出,圣座最为关心的中国天主教徒能够以积极的方式生活出他们属于教会。
座谈会地点和主题的选择,是为纪念柏林围墙倒塌的30周年纪念,这在当今欧洲的背景中格外具有现实意义。隆巴尔迪神父也提到「开放的理性」奖的重要性。
这要从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开始:当今教会需要什么样的司铎?如何选择他们?如何培育他们?”准枢机俞兴植指出,这方面有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即最重要的是生活于天主圣言。
像先知一样抨击权力的诡计当今世代流行一种人工又肤浅的美,它催生死亡,虚假而矫饰,有如化妆品那样遮掩而不揭露真面目。教宗向艺术家解释到:“你们要与这种美保持距离。
当今天主教的教会-社会关系则是一种寓居共生模式。
当今时代,中国教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信仰自由政策好,教友可无忧无虑地参加信仰活动;可大张旗鼓地搞福传活动;物欲膨胀的人们饥渴的灵魂迫切需要精神食粮的喂养……。社会大环境对教会发展十分有利。
这次会议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我们的问题领域有了非常重要的拓展,与会学者往往是将宗教问题放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之中、放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去讨论天主教的处境和作用。
当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帕罗林枢机说:宗教自由在这个国家受到尊重。教会在这背景下早已展开重建工作,即使尚需相当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