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国籍传教区建立、国籍主教任命、建立修院和国籍神父培养等方面,概述20世纪20年代之后天主教在内蒙古中国化的历史。
其次,分段清晰,逻辑性强,文字干净,简明扼要,很好懂,非常有助于普通人理解天主教的教义。
4、中国天主教的发展一定要社会和谐,地上地下合一,天主教内部要统一,礼仪要本地化、民族化。
年在菲国的中国修道人3.最近的中国大陆海外修道人再陶成的继续a.Institute of San Lorenzo Ruiz华人修院的成立4.近期的中国大陆修道人再陶成学校的建立a.ICLA学院的建立―――亚洲天主教修道人的培训中心
摘要:天主教在河北地区的传播与中国天主教的发展相一致,分别经历了唐代景教、元代也里可温教、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及近代天主教大发展四个阶段。
罗马天主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元朝,然而这一时期,天主教主要传教工作是在当时居于社会上层的蒙古人与"色目人"(外国人或西部少数民族)中展开的。
波兰卢布林大学在今年庆祝宗座文化委员会成立25年的机会上,将荣誉学位颁授给文化委员会主席普帕尔枢机。颁授学位典礼已经于6月4日举行,普帕尔枢机并在典礼中发表了一篇信仰与文化对话的精辟学术演讲。
6月18日至19日,辽宁第九届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辽宁14个地级市的神父、修女、教友代表共60多人参加学习和研讨。
马德里(信仰通讯社)—二O一九年十月的特别传教月是昨天五月十四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圣达玛索大学举行的学术活动主题。本次活动是由传教学系、神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教会与传教:硕果累累的关系》。
今年3月26日,在辽宁大连市的天主教堂,来自日本及韩国的主教与8位神父及250名教友,以和平弥撒追念朝鲜独立运动先驱,天主教教友安重根烈士就义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