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责调查此事的日军军部代表横山颜真(Yokoyama)的请求下,11月22日在正定天主堂为受难的九位天主教徒举行追思弥撒。华北日军总司令也发来唁电,并在弥撒前宣读。
“教务会议不是进行社会调查,就如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可要求一群平信徒来做调查,看看我们是否应当改变这个或那个,还是另一个’。
面对这件褴褛不堪的外衣,印度德肋撒修女跪下来,泪流满面……镜头二:在德肋撒修女向教廷呈交创立“仁爱会”的申请后,教廷派下来一位神父到印度负责调查事宜。
“撒杜塞党”一名来自匝多克大司祭之名,盖他们皆以自己身为匝多克大司祭之后代而自豪(则40:46;44:15;48:11)。匝多克是撒罗满在罢免厄贝雅塔尔大司祭之后所委任的继位人(列上2:27-35)。
在同一项调查中,44%的美国人说他们至少每周参加一次宗教活动,而联邦德国为18%,英国14%,法国为10%,在没有礼拜活动的瑞典,这一人数仅为4%。”
当天的福音记载了耶稣与司祭长的对话(玛廿一23-27)。教宗指出,由于耶稣规劝民众、治愈患者、教导百姓、施行奇迹,吸引众人归向祂,因此司祭长倍感焦躁。
路二四19-21他们(前往厄玛乌的两位门徒)回答说:「就是有关纳匝肋人耶稣的事…我们的司祭长及首领竟解送了祂,判了祂死罪,钉祂在十字架上。我们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
张凤藻主教,圣名五伤方济各,1915年9月29日生于宣城,自幼在天主教培英公学接受教育,1927年入宣城圣心修院,1935年入上海徐汇大修院,1942年6月11日晋铎,先后在南陵、巢县、宣城、芜湖等地传教
最近在“信德”上看到名为《司祭和祭司大不相同》的文章(10.20第38期),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教会内广为流传的一些同类文章,《神父不是神甫》、《到底是阿门还是阿们》等等。
我们与调查充分合作,并对任何自由,公平和公正的调查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