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河南学习,去了附近的教堂,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弥撒是九点半,教友九点开始进教堂,一位教友领着大家讲圣经、讲道理,或者教点歌,然后开始弥撒。我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教宗鼓励讲葡语青年跟随基督,他说:「青年朋友们,在你们心中倾听耶稣的话语并且跟随祂的脚步是值得的。
据教友说,最后一刻她还不忘给儿媳讲耶稣的故事。儿媳看她累了劝她休息一下,她认真地问儿媳:我讲得好吗?媳妇说:好!她躺下后恬静地安息于主的怀抱。
听父母讲,这位修女当时40来岁,被称作姑奶奶,就是嬷嬷的意思。祖父年幼的时候出过天花,人们送了他一个不雅的称呼任麻子,可祖父聪明伶俐,那位修女很欣赏他,就开始教他学习法语,并且时常资助他学习。
耶稣讲的比喻中这位富翁真是一位成功人事,他不仅拥有广袤的良田,而且出产丰富。面对丰富的收获,他想到拆除旧房,重盖大仓。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时候也许并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只要有爱,福音的种子也会在教外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耶稣临死前的最后三言,看起来好像是同时讲的,至少彼此相隔的时间很短很短。那三言即是:我渴!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完成了!
从去年5月以来,教宗在接见活动中的要理讲授以祈祷为默想的主题,近来,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对«宗徒大事录»中有关祈祷的主题进行了反思之后,从这个星期开始,谈圣保禄书信中有关祈祷的内容
常常听一些老人抱怨:儿女们小时候没有给他们学道理,长大了,有了思想了,再给讲听不进去了。这样沉痛教训的例子很多。还有儿子娶了外教人做媳妇或女儿嫁了外教人,信仰并不是都处理的圆满。
我们朝圣团正好碰到泰泽的修士也来此朝圣,我请修士讲解了他对本篇福音的理解,生动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