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家我们整整谈了一个上午,给她讲了天主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讲了耶稣的降生救赎,受难被钉,死后三日复活等有关宗教知识;着重讲了只要信耶稣是救世主,并按照他的教导去做人处世,就能得救的道理。
科学在今天同样不能将洪涝灾区上空的乌云移到干旱地区;你就是能集合全世界的财富在一起也不能换回一个生命的复活,生命是多么的昂贵与珍贵啊!
我们可以通过主耶稣的“复活”来理解祂的受苦好像“不算什么”,然而,毕竟祂遭受了苦难和死亡!当然,主耶稣已经解释了祂自己的苦难和死亡:“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祂的光荣吗?”
这种承诺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通过各种神迹、先知的教诲以及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受难、复活等重大事件得以彰显。
例如,对耶稣基督的身份认同,祂是天主之子,是救世主,通过童贞女玛利亚受孕而生,为人类的罪被钉十字架,并且从死里复活。这种对核心教义的共同信仰是基督徒合一的基石。
根据巴黎总教区给出的最新解释,2024年12月8日,巴黎圣母院再次复活,普世的基督徒可以故地重游到此朝圣祈福……各国游客也将亲眼目睹和体验一把现代科技和历史结合的完美和豪华的崭新的圣殿。
对于我们的基督徒而言,我们已经不再遵守“安息日”了,因为主耶稣的“复活”为我开启了一个新的“主日天主”,也就是新的一周的第一天(谷16:2)。
祂本人是藉其死亡与复活而完成的新约的圣殿(参阅若2:21)。基于此,中世纪很多大教堂采取十字架的图形,圣堂祝圣礼节中,也有傅油礼,说明圣堂,一如耶稣基督,是“傅过油者”。
但在复活和永生之间,耶稣告诉了他的追随者自己本人:「还沒有上到我父亲那里。」
(路23:46)这是耶稣与天父合为一体的标志,死亡与复活是逾越奥迹,也是爱的奥迹,内含天父与圣子的爱与还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