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之门」(宗十四27)一直为我们敞开,引领我们进入与天主共融的生命,并让人进入祂的教会。当天主圣言广传各地,而人心被恩宠塑造时,人就能穿越这门槛。穿越此门槛,意思就是要踏上一终身信仰的途径。
祈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求父保全那些你所赐给我的人,使他们合而为一,就象圣父与圣子一样合而为一,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参若17:11,21)。
c.另一方面,「三圣颂」:「圣天主、圣而大能者、圣而不朽者」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它宣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天主,因而给「基督谴责」所形容基督被钉的人性一面,加以平衡。
人们将称他的名字为厄玛努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谁相信耶稣的话而愿意奉献自己呢?
因此我问教宗:圣父,如何才能在一切事上寻求和寻找到天主呢?我在里约说的话有时间价值。的确,有一种在过去或未来的可能性中寻找天主的诱惑。天主当然临在于过去,因为祂在祂所留下的印记中。
玛14:13耶稣是天主,天主是爱,他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是慈悲的,宽仁的,愿意帮助那些真心向他求助的人,他会满足人们求他医治、与他结合的渴望。
天主圣言谁若愿成为一名神父,就必须象圣保禄宗徒说的,他首先应是一位天主的人。【弟前6,11】为我们而言,天主既非一个遥远的假设,又不是一位在瞬闪即失的陌生者。天主在耶稣基督身上显示了自己。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三威即天主圣父、圣子及圣神;蒙度即得蒙救赎之意)元时,西域各族统称色目人。色目人的社会地位优于汉子(我国北方汉人)和蛮子(我国南方汉人)。
——圣施礼华封圣十周年把世界向天主高举,并从里面转化它。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罗8:14)这一基本的基督徒真理一直是施礼华在讲道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教宗方济各在2016年3月29和30日的推文中写道:「耶稣向我们明示:天主的大能不是破坏,而是爱;天主的正义不是报复,而是慈悲。倘若我们敞开心扉接纳天主对我们的慈悲,我们也将有能力宽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