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维辛和比肯脑集中营,以及其它类似的地方,希特勒消灭了6百万以上的犹太人,在奥斯维辛和比肯脑,也有15万波兰人和数万其它国家民族的人遭屠杀。面对奥斯维辛的惨剧,除了基督的十字架外,没有别的回答。
枢机还引用意大利两位司铎马左拉里(Mazzolari)和图罗尔多(Turoldo),以及圣若望保禄二世的话,省思受迫害的基督徒、在集中营被屠杀的犹太人、四分五裂的家庭和今日权贵之人的炫耀。
拉匝禄是一位家底颇丰、虔诚期待默西亚的犹太人,连同他热心的姐妹玛尔大、玛利亚,三人不但早是耶稣的忠实听众,且被耶稣称作朋友。他们一如既往地接待了耶稣,摆设晚宴,盛情款待。
“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这对犹太人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但为蒙召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
日公布了近60年来重大考古发掘成果,包括近年来发现的2千年前主要用希腊文写成的《圣经》十二小先知书卷轴残片,内容主要是《匝加利亚》和《纳鸿》两部先知书的内容;还发现了公元132至135年间反抗罗马人统治的犹太人领袖巴尔
教宗说弟茂德生于吕斯特拉,母亲是犹太人,父亲则是希腊外邦人。出生时没有接受犹太人的割损礼。
这位犹太人的首领在夜间来到耶稣前,对于登门拜访,这个时辰非同寻常。教宗解释,夜间也许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表明尼苛德摩的心境。他处在疑惑的黑夜中,看不到该当走的道路,显然需要寻找光明。
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确实没有把握,因为缴纳殿税是每一个普通犹太人的义务,而耶稣虽然也是犹太人,但就他所行的种种奇迹来看,他很可能是默西亚,而默西亚是圣殿的主人,当然没有纳殿税的义务。
根据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这里是众人真正的祈祷之家,因为这里有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以及不同基督宗教的信徒。的确如此,这里集合了全世界的人。然而,这里也受到许多创伤。
弥撒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敍述犹太人的公议会审问斯德望并用石头把他砸死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