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原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
2013年10月26日,窑湾天主堂举行开堂庆典,徐州教区主教主持庆典弥撒,十几位神父和一千多名教友参加庆典。教堂的下层作为圣堂,上层整修成为培育中心,对本教区和兄弟教区开放,可以供120人使用。
年轻人有活力、有新招,他们推动西开堂区创办了《圣神之光》报纸,进行文字福传,运用了网络和各种新媒体。比如微信,一个朋友圈500人就不少了,在乡下一个村子未必有500人。
作为回应,改革开放后大陆首批获祝圣的很多司铎低调简朴地庆祝了他们的晋铎银庆,昔日一些地方教会大操大办的金庆、银庆、开堂庆典,正为厉行节俭之风慢慢替代。各地宣讲圣言,爱德服务,见证福音,蔚然成风。
举行如此隆重的圣乐礼赞,是药行街教堂开堂10年来第一次。10年前,第一任本堂徐文洲神父组建了歌咏团,后由张维伟神父将歌咏团命名为“天翼歌咏团”。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堂门,老人已经站在门外的寒风中,看到我说道“平安就好”。原籍河北省的老人家,文革期间保护了多位神父修女,她至今把护卫教会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3日下午课程结束学员离开堂区之前,正是强台风彩虹一步步逼近海口之时,政府部门已经将台风警报提升到了二级,半夜更是发出了台风一级预警,史老师带领学员为台风做了一次宣告祈祷,呼求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创造海洋大地的神
会议由李保平神父致开幕词,堂区主任司铎麻显士副主教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堂区一年来的工作,积极协助教区举行的各项活动、努力展开堂区的各项福传活动、顺利完成三个堂口堂务组织换届工作,保障堂口正常运作与发展、成功开展学习班班长换届工作
拄着拐杖的,穿着校服的,扎着马尾辫的,抱在怀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闪着相同的喜悦,为着同一个信念,守候在教堂门前的街道两旁,等待着开堂以来首位主教的莅临。主教来了,主教来了!
近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徐汇天主堂耗时四年半时间修缮竣工,将于12月16日重新开堂,并向市民开放参观。徐家汇天主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