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文明危机与人性复苏”,因为和平是最大的人道,反过来讲,战争是最大的公害。习近平主席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寻找最大的公约数。找到最大多数人共同的关心的焦点,首先就是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此外,还有一种危险,对持有权力或支持这种权力的人而言,行使权力有如一种特权,因此各方之间达致一种同谋,以便每个人做各自想做的事,从而荒谬地促成一种无政府状态,这对团体造成很大损害。”
这就是《教理》新修订条文也谈及我们应承担过去责任的理由,承认接受这惩罚形式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思维促成的,它更著重于严守法规而非基督信仰内涵,将丧失人性和慈悲的法律价值予以神圣化。
人类陷入危险,这点肯定无疑;今日人类处在危险中,因此迫切需要合乎人性的生态!这危险之所以严重,因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不是肤浅的,而是非常深刻的: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人类的道德问题。
耶路撒冷(亚洲新闻)-在以色列围绕基督和圣母进攻作品展开的争议中,耶路撒冷马龙派教会的麦古尔兼基督教媒体中心的管理人员说:「争夺权力的各派之间存在内部斗争。」今天的冲突「消耗在基督徒的皮肤上」。
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改善人的福祉和整体发展,还是为了增添少数技术巨头已经很强大的权力,而不顾人类面临的危险?这才是基本的问题。”
在我们当今的时日,实现一个“圆满人性的传播”非常重要。这是教宗方济各5月12日主日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后,提到当天第58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时所强调的。本届世界传播日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人心智慧”。
席间,雪浪大师纵谈人性问题,极力主张“人性不善不恶”之论,并问利玛窦有何高见。利玛窦从容地反驳说:“万物皆上天所造,人性来自上天;上天为神明,是至高之善;人性与上天的理性既相同,人性何能不善!”
我们要藉着祂的恩宠,尽心尽力,使我们的世界更具人性、更相称於今天和未来的儿童。
教宗方济各在第58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中,再次对人工智能进行反思,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心灵智慧:促进一种充满人性的传播”。